十代掌门

第一卷 浅山故事 第三十八章 静心处之(2 / 3)

自己继位掌门仪式都没有参加的玄级修士,江枫对他的了解,并不算多,只知道除了是九代的死忠之外,他和原始家族的“百果蛇莲”沈家,以及“七叶玄参”任家,关系都十分密切,至于“七宝葫芦”江家,以自己和江海的了解,并无半点瓜葛。

想到任晓龙一案,以江枫“亲身体会”力宗外门的放羊风格来看,力宗根本不会为一个外门弟子出头,更何况是外门弟子的亲属,王显道所提及的“沟通”,多半没有发生,后面所提及的不法,在各个家族中也都普遍存在,那么他本身打压“任家”的意图,就很明显了,或者说,借着处理此事,想要打压自己在宗内的威信?

江枫心中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,此事的真相,恐怕还要详细调查才行。

第二道蓝色传信来自俗务长老郑鲁达,信不长,但写的晦涩难懂,应属智囊捉刀之作,看来在上次灵泉一事吃了亏之后,他也动了脑筋,请了幕僚帮忙。信中提及两件事,第一件竟然关联绿晶石矿脉,谈及近来经过自己的微服私访,郑家眷属存在不法之事,由于均属凡俗之人,自己已经将有关之人提交给明镜司,等候发落。

什么情况?

自己已经查到问题,主动上报?

江枫自己看了两封传信的落款时间,郑鲁达的传信仅比王显道的传信晚一天,或许王家内部,有郑鲁达的暗线存在?有这个可能,不过他既然把人交到了明镜司,自然王显道也就知道了,两人到底是真有矛盾,还是要演一出双簧给自己看?

郑鲁达传信中的第二部分,提议相当特别。郑鲁达希望对六司进行改革,减少妖修在其中担任职务的比例,俗务就应该由凡俗之人承担,修士应该安心修炼。

什么状况?

江枫在案头抽出六司的名册,从头看到尾,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。六司在册,共有六十人,凡俗四十一人,修士十九人,之所以如此之多,主要还是因为浅山宗能够用来营生赚钱的生计太少,故此好多修士都混到六司里挂职,混口饭吃。

其中十九人,有九人来自王家,五名来自吴家,三名来自郑家,其余家族两名。

很明显这是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的战术。从这点来看,郑鲁达和王显道是真的在互相拆台,既然你举报我盗采矿脉,那我就自己内部引爆提前解决,降低危害的同时,把你王家的优势之一废掉,可以想象,在调查矿脉一事中,王家在六司中的九人,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六司如果改革,江枫心中是举双手赞成的。除兵争司因为职责特殊需要修士参与外,其他各司实际上凡人即可胜任。自己想要振兴浅山宗,虽然不应该计较凡人修士之别,但能者上,庸者下这条基本原则,还是应当作为第一准则。修士需要大半时间用于修炼,对于俗务来讲,自然无闲暇参与,在不涉及武力的情况下,能够起的作用,也不及同样能力的凡人。

六司的改革,多半要上长老会讨论的,依照自己的改制思路,郑鲁达出于打击其他几家的私心,可能会赞同,至于王家和吴家,多半会持反对态度。

再翻开下一道传信,来自传功长老赵文君,信很长,很详细,说的东西杂乱无章,归结起来主要是汇报最近宗门内发生的各种杂事,江枫期待的有关蒙教,传功,精英弟子修为汇报的内容,基本没有。

赵文君担任传功,有九代的历史原因,实际上,玄级三重的他,并不适合担任这个位置,他的长处是教习制符,而非授业解惑,在年轻的精英弟子中,修为最高者已经灵级六重,赵文君停滞不前的修为,已经很难服众,之所以忝居这个位置,其一是因为符箓乃修士低级阶段争斗的主要手段,其二则是出于各方利益制衡的需要,任何一家如果担当了两名及以上的长老,对于掌门来讲,都是个威胁。

这是棵墙头草啊,据礼务司的日常记录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