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德变法: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

第181章 苏门答腊(2 / 2)

舂捣,石臼边缘刻着工禾纹与克丘亚语的「共生」。

「我有个提议,」佩德罗从怀中取出用油纸包裹的《圣经》,「用这个换贵国的咖啡渣配方。」朱寘鐇挑眉:「一本经书?」「经书里夹着佛郎机最新的自鸣钟图纸,」佩德罗翻开书页,露出用密文书写的齿轮结构图,「还有威尼斯的玻璃淬火技术。」安化王沉默片刻,伸手接过《圣经》,指尖触到书页间的钟表图纸。远处的橡胶林传来规律的敲击声,那是匠人在用声纹验虫——用橡胶槌敲击树干,根据回声判断内部是否有虫蛀。「成交,」他将咖啡渣配方的竹简递给佩德罗,「但有个条件:你们的玻璃匠人,要教我们的匠人吹制铅玻璃。」

破晓时分,佛郎机舰队悄然离去。佩德罗站在甲板上,望着逐渐缩小的荧光森林,忽然想起青禾的话:「工器之道,如胶乳入模,需刚柔并济。」他摸出安化王回赠的橡胶哨子,哨音清亮,竟与大明工器监的蒸汽钟频率节奏相通。

安化王站在了望塔上,看着匠人用咖啡渣浆涂抹新长出的橡胶苗。拉玛丹的儿子跑过来,手里举着佛郎机人留下的自鸣钟零件,零件上的圣乔治十字与工禾纹形成奇妙的对比。远处的佛寺传来晨钟,钟声与橡胶林的敲击声相和,在苏门答腊的晨雾中,谱成一曲跨越文明的工器乐章。

他摸向腰间的工禾纹玉佩,朝阳的光芒穿透玉佩,在掌心投下工禾纹的暗影。这暗影与昨夜荧光胶树上的纹路重叠,宛如工器文明在南洋土地上深深扎下的根须——用咖啡渣的苦涩,用萤火虫的微光,用技术交换的智慧,在烈日与浓烟中,生长出属于大明的橡胶神话。

正德变法: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