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生: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

第64章 亡国学说(2 / 3)

…我在你家乡那边很出名吗?”

李青还是比较在意这个的,现在还不是长生秘密大白于天下的时候。

“这倒不是。”赵贞吉也瞧了眼帘账,解释道,“其实他是我的伴读书童,是赵家的家生子,故此才知道常人不知之事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李青稍稍安心了些,再次问道,“推广心学之事,你认为如何?”

“这个……”

赵贞吉沉吟道,“朝廷虽将心学定义为邪说,然,这些年下来,心学非但没有销声匿迹,且隐隐有壮大之势,犹以近几年最为明显,这其中,固有如我这般推崇心学,并热衷于讲学之人,可更多的原因,却是暗中有人在推波助澜。”

李青神色一动:“说说看。”

赵贞吉则是有些诧然,问道:“难道侯爷这些年不在大明?”

“我一直在海外,万里之遥的西方国家,年前刚回来。”

“难怪……”赵贞吉释然,解释道,“王学纵有千般好,可有一个极大的弊端——心即理。”

李青颔首,示意他继续往下说。

赵贞吉说道:“心学之中,人人都是圣人,人人皆可成圣。如此,便会在无形中造成一种现象,瓦解孔孟学术。而孔孟学术乃王朝基石,瓦解孔孟学术,便是瓦解皇权的约束力,谁最喜欢?地主商绅尔。基于此,他们非常热衷于推广心学,而且,他们所推广的心学,也不是真正的心学。只谈心即理,不谈致良知……”

赵贞吉叹道:“虽然我非常推崇心学,但对昔年太上皇将心学定义为邪说之举,亦深表赞同。”

李青打趣:“你不也在讲学?”

“是啊……”赵贞吉有些无奈的说,“心学推不推广,最终,心学都会得到推广,我改变不了什么,只能推广正确的心学。”

话到此处,他不免有些愤懑和悲观,叹息道:“得益于早年太上皇将心学定义为邪说,南京六部不敢明面上违背,故此,心学没能在最容易膨胀的江南扩散开来,可依我看来,维持不了太久。心学终会在江南发展壮大……”

赵贞吉苦笑道:“侯爷问我心学可具备推广性,是想主动推广心学,对吧?”

“嗯。”

“可事实上,完全没必要,因为心学推不推广,最终都会推广。”赵贞吉叹道,“口子不开还好,一开……怕是一泻千里。”

李青失笑道:“那你还讲学?”

赵贞吉苦笑道:“侯爷,刚才我已说了……”

赵贞吉突然一滞,问道:“侯爷的意思是堵不如疏、先下手为强?”

不待李青回应,赵贞吉又摇头道:“不行的,打不过他们的,且不说地方官与地方乡绅的暧昧关系,真就是无条件站队朝廷,也万难与之抗衡。一县之地百姓几何?一县衙门官吏几何?如今工商业发达,犹以江南为甚,士绅商贾拥有大量的工人、佃户,在利益的驱使下……侯爷,有奶才是娘啊。”

李青愈发欣赏起这个赵贞吉了。

“你说的都对,你说的这些太上皇早早就考虑进去了,不过……”李青说道,“长远来看,推广心学仍是利大于弊。”

赵贞吉连如日中天的严嵩都敢怒怼,自然也不会因李青的身份就放弃己见,当即道:

“恕我直言,朝廷不宜推广。”

“且听我说……”

“侯爷先听我说。”赵贞吉有些激动。

“……那你说。”

赵贞吉深吸一口气,道:“心学本身旨在解放思想,可解放思想本身就是大祸患,莫说时下的大明,便是大明再发展数百年,朝廷也不能以官方的名义推广心学。不是说心学不好,而是推广心学需要的条件太苛刻了。”

李青不急着发表己见,很有耐性的问:“说来听听。”

“首先是丰衣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