臣本布衣,为何逼我称帝?

第865章 终于把各方拖入泥潭(1 / 2)

国战级别的战争,不可能一蹴而就。

想要灭掉一个王朝,必然是旷日持久的僵持战,挨打的一方不想灭国,因为灭国之后的结局凄惨。

进攻的一方不想失败,因为已经为了战争付出太多。

因此,只能是不死不休的继续打下去。

杨一笑的意图达成了,他成功的把各方势力都拉入战争泥潭,人心历来如此,一旦投入就不愿放弃,要么成功,要么最终失败。

中途是肯定不会停的,只要还有一点盼头就会咬牙硬撑。

时间如同流水一般,转眼已经四个月过去,而从西伐战前准备开始计算,现在已经足足五个月之久。

早在两个月之前,凛冽寒风寒冬已然吹起,西夏疆土地处中原西北,因此寒冬比中原来的更早。

而这短短两个月时间,连续降下五六场大雪。

天寒地冻,滴水成冰。

虽然联军各方全都铁了心的要灭西夏,但是党项人为了族群不灭也铁了心的抵抗,相互仍在殊死交战,把整个西北疆场化作血肉磨盘。

……

河套平原,中部,西夏三大王城之一的夏州城。

杨一笑的龙纛大旗,始终矗立在城外,寒风呼啸之中,大旗猎猎作响。

自从第八次交战之后,夏州城开始龟缩不出。

虽然党项人的民风号称悍不畏死,但是夏州这里已经被大唐杀的胆寒,原因很简单,这里的党项人发现大唐兵卒比他们更加悍不畏死。

因此,他们缩在城中再也不敢出战。

可惜他们根本不知道,这恰恰符合了杨一笑的谋划,围而不攻,慢慢的耗,既可以温水煮青蛙减少战损,又可以一点一点的把他们耗死。

最关键的是,杨一笑需要把战争的时间拉长。

如果能拖上两三年,各方一直陷入泥潭中,那才是最好的,是最符合杨一笑的宏大布局。

围城,一直围城。

自从上次大战,至今已经三个月。

大唐八万五千大军不但没有攻城,反而从后方又调来了七万五千兵力,补充战损之后,兵力又变回了开战之前的十六万。

如此浩大兵力,党项人越发胆寒,更加不敢出城拼命,只盼着大唐能在某一天忽然撤兵。

其实,他们自己也知道这是幻想……

但是,人在吓破胆的时候已经丧失勇气……

能拖一天,就拖一天,能多活一天,就多活一天,哪怕最后全部在城里活活饿死,至少能在这世上多活一阵子。

无论多么彪悍的民风,人心终究是畏死盼生的,只要是人,就会怕死。

……

夜晚,忽然又有一场暴风雪。

杨一笑的帅帐之中灯火通明,两个巨大的火炉子散发热力,他桌案之上堆满了奏疏,每批阅十来份就被亲兵急匆匆的拿走。

御驾亲征对军心提振极为有利,可是整个大唐的国事离不开君王。

虽然家里有顾朝露和珠儿帮助小虎头监国,但是涉及重大政务的时候旧要送到他这里,作为大唐的皇帝,最终的决断之权在他手里。

这几个月,一直如此。

从燕京到河套平原的道路上,每天都有大量的信差在奔波。

杨一笑的性子仁厚,他不愿意信差们累倒,除非是特别重大并且紧急的国事才动用加急,平日里他只让信差们按照普通驿马的速度赶路。

又一份奏疏批完,杨一笑感觉有些疲累。

屁股坐的疼,脖子很僵硬,但他没有起身走动一下作为歇息,仅仅只是扭了扭僵硬的脖子稍微活血,他微微叹了口气,再次拿起一份奏疏。

外面传来踏雪之声,很快门口有人禀奏,声音恭敬道:“外臣虞允文,求见洪武大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