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雨如磐中条山

第20章 扎眼的“狗皮膏药”(上)(2 / 4)

0公里的独山,一路势如破竹的日军部队终于遭到了一支部队的奇袭。

原来,这是一支是从陕西紧急抽调前往贵州的生力军,当时军队经由川陕公路急行南下。

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旅程,他们一路步行并抢夺运输车辆,历时一个多月终于到达了合川。

就在日军攻占独山城的那一天,他们如神兵天降般及时赶到了战场,这场惊心动魄的行动后来被人们称为着名的"内线防御"。

正所谓"兵贵神速",在那个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刻,川陕公路成为了解决燃眉之急的关键所在!

这条重要的交通干线不仅为军队提供了快速调动和物资补给的通道,更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与信心。

正是凭借着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英勇无畏的抗争精神,我们成功地化解了独山面临的巨大危机,并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!

再说王耀武将军。

1936年春,他被调往陕西汉中休整并扩编为第51师,升任中将师长。

51师驻防汉中的一年多时间相对稳定、没有战事纷扰。

而且汉中是历史古城,物产丰饶,气候温和,有“西北小江南”之称。

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王耀武专程去福州接来家眷,其妻郑宜芝,福建福州人,出身名门。

王耀武参加第二次东征,部队进驻福州休整时,还是黄埔学生兵的王耀武得到福州地方法院郑推事的慧眼识人,托人把女儿郑宜芝(别名郑宜兰)介绍给王耀武为妻。

51师在汉中驻守期间,除了练军习武,王耀武开始做起得心应手的生意来。

他发现汉中产稻米,关中缺稻米,就把汉中的稻米运往关中,再把关中的小麦运回汉中,赚取差价;

他还开设了面粉厂,解决了51师北方官兵多、喜欢吃面食的难题;

将他开办的武汉振兴饼干厂的一些设备和技工带到汉中,办起了饼干分厂。

生产的饼干系列产品在汉中城乡很是畅销,有部分还销往临近的四川广元和甘肃陇南地区;

为了改善官兵伙食,甚至还允许部队种菜和养鸡养猪。

王耀武还通过刚刚开通的川陕公路,用军车从外地运入稀缺日用品,既满足了市场之需,也赚取了可观利润,还为刚扩充的部队解决了经费。

王耀武重视地方建设,出钱把汉中城区年久失修的主干道进行翻修,更是赢得社会各界赞誉。

同时,王耀武还几次向汉中招收了51师军官子弟的中小学捐款捐物,逢年过节还带着妻子去学校慰问。

王耀武常说的一句话是:“我们后悔没读上书,再不能让我们的子弟成为睁眼瞎。”

相比3年前驻扎在汉中的胡宗南任师长的中央军第1师,汉中各界对51师的印象还是比较好的。

主要是王耀武治军有方,对官兵管束严;而胡宗南部军纪松懈,常有扰民丑闻发生。

蒋介石为了加强51师,于1936年11月,将陕西警备旅的一个团划入51师,使51师成为拥有2旅4团编制的齐装满员甲种师,这在当时国民党部队中还是少有的。

在汉中,为了补充兵员不足,王耀武还几次以抗战名义扩军招兵。

在那个充满激情与梦想的年代里,汉中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热血青年。

他们听闻这支军队士气高昂、战斗力强大,而且待遇优厚,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向往之情。

于是,这些年轻人纷纷踊跃报名参军,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,渴望成为其中的一员。

而在这群汉中青年之中,有一个名叫曹锡的小伙子将脱颖而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