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末:边军不退

第1089章 杀不杀?(1 / 2)

“岳将军,豫陕通道断绝,非数月不能通,陕西有民四百万,有流民五十万,现粮草不足,虽雪已停,可灾未停,此事你如何看?”

坐在最上方的巡抚发话了。

声音听起来并不苍老,再看面相,不过四十左右的年纪。

在大明二百多年的朝堂之上,这般年纪能做到一省巡抚的人,屈指可数。

并且一般巡抚都会有别的封官,因为巡抚本身的品级只有从二品,与左右布政司使品级一样。

这就导致一个问题,品级一样的时候,若是地方布政司夯切一气的话,巡抚的权力与作用就要大打折扣了,这可不行。

所以一般情况下,巡抚都会加别的职衔,比如一部尚书,如今的陕西巡抚,就加了南京吏部尚书的衔。

一巡抚,加一天官,这算的上是文官之中顶天的了,别说在宁夏了,就是整个大明天下不论哪里,他都去得。

岳阳听到这巡抚的话,就知道自己现在全是被架起来了,岳飞最着名的是什么?是忠。

忠于朝廷,忠于皇帝。

因为忠字,丢了北伐最好的时机,因为忠字,丢了性命,因为忠字,被他人随意拿捏。

岳飞因忠而死,这个忠字,就刻在了岳家后人身上。

所以…岳家子孙,不能有不忠之人。

而现如今,陕西流民遍地,冲突在所难免,岳阳要在忠君与爱民之间做个选择了。

这个选择他不想做,可是他又不得不做,因为他是标杆,或者说,他们岳家是标杆。

别人有的选,也能和稀泥,岳阳是没有选择的。

岳阳深吸一口气,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,起身拱手道:“王大人,下官只是一介武人,只会冲锋打仗,对这些政务上的事儿,实在是不通,还请大人恕罪。”

座上的人表情并未变化,不过嘴角翘起来有些玩味的意思了。

若是朱威在这里的话,肯定也会大吃一惊,因为这人他太熟悉了。

这巡抚竟然就是王之寀。

好好的内阁大臣,竟然出京成了陕西巡抚?这是被贬了还是其他?

若是不懂官场的人,想必肯定觉得这是被贬了。

可若是真的能看清形势的人,就能从最近一段时间朝廷的各种动作看出来,王之寀这是被当成首辅培养了。

原本首辅是朱承,朱承这人反复无常,朱威信不过他,朱由校也是信不过的。

其他的内阁成员,目前境遇大不相同。

徐光启因为朱威的原因,已经被排挤出内阁中心,虽说未去职,可是谁都知道,徐光启现在只留着一个名头了,礼部尚书的职位也在,可是现在基本不管事了。

左光斗和孙承宗还好,工部和兵部专业性太强了,不管朱由校愿不愿意,在没有其他可以信任并且有能力人出现之前,这两人他是不会动的。

另外就是郑三俊和王之寀了。

在所有的内阁大臣之中,这两人与朱威的关系最不紧密,虽说曾经这两人也说过愿为朱威门下走狗这话,可是此一时彼一时,在朱威与皇权有争斗但是更多是合作的时候,这般说没什么问题,但是如今两人已经分裂,他们自然就要选择站队了。

很明显,两人选择了朱由校。

所以,这两人是现在朱由校身边大红的人物。

郑三俊现在已经代首辅之职,以文章阁大学士刑部尚书的身份统领六部。

王之寀以崇文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加南京吏部尚书衔,出京入陕,明为巡抚,其实是统陕西山西四川三省军政总督,用以防备朱威。

这是不能明说的封疆大吏了。

为什么选择王之寀?

因为他是陕西朝邑(今陕西大荔县)人,并且以刚正闻名。

在原本的历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