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月九日。
西炎的几位使臣入宫见拓跋丹露。
他们明日便要启程回西炎了,今日是特意来向她作别。
拓跋丹露依依不舍,“这么快就要回西炎了么?不能再多待些日子?”
使臣甲道:“我们在盛京城已待了一个月,你既已入宫,我们也该走了。”
使臣乙附和,“是啊,陛下还等着我们的消息,再不回去复命,陛下该急了。”
“你们都走了,便只剩我一人在西炎,真有点什么事,便连个商量的人都找不到。”
拓跋丹露当初是只身一人入宫,连个丫鬟都没带,如今伺候她的全是东陵的人。
使臣甲道:“我们会将阿雁她们留下,她们虽非你的贴身婢女,但做陪嫁东陵也该应允。”
拓跋丹露昔日在西炎并不受宠,没人愿跟着她,身边的丫鬟换了又换,都往高处走。
因此在决定由她和亲后,特意挑了几个机灵的侍女,作为陪嫁留下来,也好帮她。
“没错,昔日东陵公主和亲,可带了不少东陵婢女陪嫁,您留几个婢女也在情理之中。”
使臣乙也认为东陵不会介意,自古都有陪嫁之说,哪怕是和亲公主,也有这个权利。
拓跋丹露叹气,“行吧,我们如今不敌东陵,我只是个和亲公主,也不能提太多的要求。”
使臣甲又道:“委屈公主了,但国事为重,还请公主多为西炎考虑,陛下定不会亏待了您。”
“父皇还能如何优待我?”拓跋丹露道,“便是真要补偿也是给母妃,只求父皇以后能善待她。”
使臣甲安抚她,“公主无需担心,我们会转告你的意思,你和亲有功,陛下也不会驳了你的请求。”
从他的称呼中便能看出,他对拓跋丹露并无敬重,唯有得宠的公主,才配得上他的一个尊称。
“好……”拓跋丹露有自知之明,也不计较这些,否则她早已因太计较,死在了西炎皇宫。
“我们不便逗留太久,便先行告退,公主保重。”使臣甲还要去见文宗帝,谈陪嫁之事。
“今日一别,怕是再无相见日。”身在异国他乡,哪怕是对于不熟悉的人,拓跋丹露都不舍。
使臣丙难得开口,“公主切莫说这等丧气话,您还年轻,未来会如何,现在谁也不知道。”
“你们也无需安慰我,我已非三岁小孩。”拓跋丹露越说越难过,“你们退下吧,愿一路平安。”
“多谢公主,臣告退。”几位使臣齐齐行礼退了出去。
阿雁他们几名侍女也跟着离开,需得等到文宗帝允许,他们才能留在毓秀宫。
不久之后,阿雁等几个西炎婢女又回来了,从此便可留在毓秀宫,伺候拓跋丹露。
她们作为陪嫁,其实上次就该跟着拓跋丹露入宫了,只是使臣没事先与东陵这边提过。
左右是不急,他们便等到今日才与文宗帝说,也好趁这期间,交代阿雁他们不少事。
拓跋丹露看到西炎国人,心中才舒服了些,“方怡,阿雁以后贴身伺候本宫,可有问题?”
“没问题。”方怡恭敬的回话,“阿雁姑娘既是您的陪嫁婢女,您想怎样安排都可以。”
拓跋丹露笑了笑,“好,那你以后多教教她东陵的规矩,也免得她做错事,连累了大家。”
“是,娘娘。”方怡作为毓秀宫的掌事,管教其他宫人,本也是她的职责所在。
“那你先下去吧,本宫与她们说会儿话。”拓跋丹露办完正事便将方怡给打发出去。
“是,奴婢告退。”方怡不只是掌事,也是眼线,奉命盯着拓跋丹露,但该走还是得走。
确认方怡已经离开,拓跋丹露才问阿雁他们,“几位使臣应该有交代你们些什么吧?”